商场衣服越卖越贵,年轻人开始逛批发市场

zqgjd67ab

时间 2024年5月16日 预览 5

转载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40515A067M800

2024-05-16 12:26·新周刊·发布于广东

作者 | Elise
编辑?| 腾宇
题图 | (新疆茂姐)抖音截图
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一天,是从拖车送货时的车轱辘声中开始的。
置身在车水马龙、人潮拥挤的服装批发市场,像一个梦核场景:拖着大包货物穿梭在档口间的零工,忙于商品的流转;批发商和零售商们穿梭在摊位之间,寻找物美价廉的货物;档主一边回复着网上客户的咨询,一边打包发货。而在批发市场走红之后进场的人们,也找到了少见的快乐。
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。(图/视觉中国)
前段时间,新疆茅姐发了一条“我在广州批发市场买衣服杀疯了”的视频,获得了2亿多的播放量。也让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再次冲上热搜,有一半的网友都在求证:这是真的吗?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到底有多便宜?
原本来广州出差的茅姐只打算在广州待两天,在她离开那天,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品牌折扣大卖场——万国奥特莱斯。茅姐被这里的打折力度震撼了:一件原价799元的品牌牛仔外套,最终被她79元拿下。从此她打开了在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暴走模式,在广州待了将近一个月:“广州人可能会笑我没见过世面,批发市场里面的价格便宜到我一度认为商家是在做慈善。”
扫货中的经历,反复震撼着茅姐和屏幕之外的观众:“我看上一条牛仔裤,老板娘说批发价18元一条。我鼓起勇气问一条卖不卖,老板娘说单卖那就贵了——得30块。”茅姐一顿横扫,过去几件衣服的预算,如今可以摊到七大姑八大姨,在极致的性价比面前不存在消费理智,茅姐后来广州买的衣服和鞋子,多到需要用发物流才能回到新疆:“在这里你根本不觉得你在花钱,你会觉得你在赚钱——买到就是赚到。”
月薪两万,不敢在商场买衣服
茅姐的视频,撼动着许多年轻人在消费主义之下不稳定的三观。
如今年轻人大都有“商场的衣服越卖越贵”的印象,很多人在商场只逛不买,吹着冻得让人哆嗦的冷气,眼睛扫过灯光下光鲜亮丽的服装,加上身后紧跟不舍的销售,衣服下藏着的高价价标,让人就连走进店里“随便看看”也需要勇气。
(图/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)
衣服越来越贵,不是错觉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,同比增长8.3%;其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2元,同比增长了12.4%,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6.7%。
连曾经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“中产平价衣柜”优衣库也卖不动了。财报显示,优衣库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,他们近几年开始悄悄涨价。有运动用品“平价超市”之称的迪卡侬则高调宣布涨价。以前在迪卡侬买的儿童短袖19.9元,如今售价是39.9元,将近翻倍。
(图/unsplash)
曾经物美价廉的大牌平替,因为定位不清丧失了声名,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也宣布全线上调品牌产品零售价,涨幅平均在20%至30%左右。其他本就价格不菲的运动品牌如北面、哥伦比亚、安德玛等,也在近年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。
消费者都不在商场买衣服,经营困难的外国服装品牌纷纷减少在中国商场的门店数量。平价快时尚品牌Zara目前在华店铺已从高峰时的180多家跌至87家,同类品牌H&M也减少了100多家。还有一些品牌,甚至早已退出中国市场。
藏在普通品牌印象下的“服装刺客”无所不在。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95后小徐说,有一次在商场看上一件冬装卫衣,试穿很满意,一看价格1899元,“差点吓晕”。她发现,一件女士运动背心的零售价在380元到580元不等,而批发市场同样类型的运动背心售价为36元。商场里动辄上百元的防晒衣,在批发市场也是几十块。
(图/unsplash)
小徐总结了一套以“只逛不买”为核心的当代青年逛商场流程:买一杯奶茶,在Zara、H&M、优衣库或UR里面试穿点评再放回去,去TOP TOY抽两个盲盒,在咖啡店拍几张美美的照片就回家。逛商场变成一种消磨时间的行为,与购物消费渐行渐远。“以前逛商场还能买到几十或者一两百的衣服。现在品牌动辄几千块甚至上万元的价格,哪怕月薪两万也买不起啊。”
对比之下,批发市场本质则是剥离消费主义的滤镜,尝试用价格上的“绝对实力”重新定义购买行为。
在深圳消费的香港人,转战广州服装批发市场
逛批发市场开始变成广州特色旅游项目,前来淘货的游客也明显多了起来,甚至刚刚流行过来深圳消费的香港人,也开始抱团转战广州服装批发市场。
在海珠区昌岗中路的名冠服装批发城,工作日里也依然热闹。这里的衣服大部分可以零售,平均价格在30元左右,少数档口门口标着“不议价”。
(图/unsplash)
商场里有推着婴儿车扫货的妈妈、拖着行李箱的大学生旅游特种兵,顾客不断,档主阿珍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半才吃上外卖。她的上一位客人从香港过来的,看中一件39元的短袖上衣,对衣服的质量和价格都很满意,没有讲价就开心地成交了。阿珍说,他们这类店铺单买已经很实惠,批发更值得:“我们这个批发市场很小,和十三行的规模没法比,名气也不大。以前大部分是本地人逛,现在来这里买衣服的香港人,很多是通过广州的亲戚介绍来的。”
更多操着“港式粤语”的人从阿珍面前经过。从2023年开始,香港居民“北上消费”热情火爆。据香港媒体《大公报》的报道,2023年“北上”消费的香港居民有5334万人次,占整体出境比例达74%,平均每位香港居民“北上”7.2次。2024年以来,香港人来内地
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